孙玉麟那支笔停在那里,看了看又闭上了眼的吴邦佐,思虑了片刻,还是将这段话记录了下来,因为戴太监就在大殿内,就算他不说,贾政也会将这件事情告诉元妃和小皇帝。
孙玉麟的字写得很慢,好一会儿才写完,搁了笔,在铜盆里洗了手,拿起边上面巾轻轻拭了手上的水,慢慢抬起了头,“国事艰难,城外还有十余万百姓张着嘴等着吃饭呢。议完了军事,还要想办法赈灾。”
说到这,又望向了李彦敬,“增兵多少?从何处调?谁来统帅?还请军侯一气说完。”
吴邦佐也睁开眼,静静地看着李彦敬。
李彦敬这时也拿出了军侯的气势,“有济宁侯邓彬统帅剩余的五万京营人马前去支援,再从景山大营抽调五万禁军。”
“这,会不会太少了?”
孔方岩迟疑了一下。
“够了。”
李彦敬手一挥,“鞑靼人留在关外的多半是老弱妇孺,就是还有青壮,也不会很多,况且还要应付辽东都司的突袭,不会有太多的援军了。再说了,西梁王估计再有一两日就会进京了,他麾下可是有着四万精骑,都是精锐老卒。”
吴邦佐脸色好看了些,“老夫为官半生,向无主见,今日便做主一回。还请诸位大人能够给我一点颜面。”
“不敢。”
孔方岩连忙起身拱手道。
贾赦站起身,“尊首辅的令。”
“尊首辅的令。”
徐乾学紧跟着起身附和。
“尊首辅的令!”
傅宏礼、孙玉麟、李守中和六部尚书纷纷站起身附和着说道。
吴邦佐望了望贾赦,又望了望贾政,“百姓们常说一句话,破财消灾。贾家的权势太大了,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心悸不已,多少都在提防着贾家,西梁王先是南下击溃了叛军,现在又领兵回援神京,对于这场与鞑靼人之间的大战,老夫相信最终胜利的一定会是我大汉。大功要大赏,特别是西梁王,当然肯定会有人说一些居心叵测之话,散播一些不利于西梁王的消息。”
说到这,面上涌上了一抹红色,他挣扎着做起来,嘶声道:“皇城内的存粮不能动,那是大汉最后的根基。我知道,贾家在东西两城军营中有着大量的粮食,我也不贪心,三十万石,贾家出三十万石粮食赈灾,只要贾家拿出这些粮食用以赈灾,我以内阁首辅的身份给贾家担保,担保贾家绝对忠于大汉皇室,老夫可以替贾家挡掉所有的流言蜚语。”
贾政怔住了,贾赦站在殿中咳了一声,“首辅这话说过了,贾家自是忠于大汉皇室,还有,老夫不知,贾家有什么流言蜚语好被被人传的?”
吴邦佐沉默了稍许,“贾家自是忠于汉室,只是三人成虎。老夫作为首辅可以替贾家挡住这些暗中戳向贾家的刀子。”
贾赦一振,眼睛亮了一下,可很快又黯了。
“恩侯?”
吴邦佐急了。
“首辅!”
孔方岩变了脸色。
李守中愣在那里。
孙玉麟、傅宏礼等人低头沉默在那里。
“大哥...”
贾政低声道。
贾赦总算接声了,先叹了口气,“首辅莫急,保重身子要紧。”
“身子?”
吴邦佐立时明白了贾赦的意思,正色道:“都说六十是一关,老夫不仅闯过来了,还坐上了首辅一职,这难道不是上天的眷顾?放心,为了我大汉的千秋万代,老夫也会多活几年。”
贾赦望了他一下,点头道:“为了大汉的千秋万代,这三十万石粮食贾家出了。”
“恩侯大义!”
吴邦佐慢慢吐出了一口长气。
贾政面色一松,孔方岩、李守中静静地站在那里,大殿内突然沉寂了。
“不够!”
“....”
众人闻声望去,只见户部尚书佟廷俊干笑了两声又道:“三十万石不够。”
啧!
“抄家!”
吴邦佐手一挥,“东厂不是递了一张名单上来么,上面都是自去年十月份开始发国难财的奸商,全部抄了。”
说到这,手一指一直沉默不语的刑部尚书赵炜,“此事就交由刑部来办,步军衙门配合。”
“....”
赵炜看在眼里,知道吴邦佐这是在借机惩罚自己,也不在意,立刻道:“是。”
吴邦佐的脸色好看了些,“这两件事情就这么说了算,告诉下面的人,值此艰难时刻,谁敢托老夫的后退,老夫就砸他的饭碗。”
“是。”
众人闻言,心里一阵嘀咕,却也只得答道。
神京作为大汉帝都,非常的大,但又非常的小,小到内阁六部衙门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就会传遍大街小巷,从永定门奔进来的那队军使许多人可都见着了,要么说天子脚下老百姓胆子大,见识多,开了眼界自然就不怕,看着一路急奔的军使,立刻明白局势不妙,要是打了胜仗,哪怕是丁点的小胜仗,军使也会一路报捷让满城知晓。
今日里里外外都透露着古怪,先是有风声,内阁首辅又昏倒了,接着又传出了蓟县大捷的消息,午后,户部从东西两城的军营运了很多粮食出来,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刑部官员便领着步军衙门的兵丁开始查封各大粮店,不仅捉拿了掌柜和店员,更是对其背后的东家也进行了锁拿,这件事情已经牵连了好几位官员了,人越抓越多。
此刻的京畿风云变幻,邓彬也在收到圣旨与兵部牒文后领着拼凑出来的十万大军北上增援蓟县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